當一切習以為常的事物,被重置、被再分配、被新語取代置換,迎來的是快樂到死的荒誕時刻,是所謂的美麗新常態!?

陳紀椿 與 莊牧蓉 - 兩位出道於瘟疫時代的影像藝術家,徘徊在疫前記憶,穿越過戲劇般的存在,在混沌與迷失中,用影像訴說瑣碎又無聊的時刻。

《疫後 The day after》直指集體意識形態下個體幸存的矛盾與對立。一點點集體歇斯底里,彷彿創傷壓力症候群,在追求漫不經心的自虐,帶點厭惡,藉消毒水帶來的道德麻醉。在痛苦增加同時,你戴起口罩,眼鏡起霧時,沒人看見你在哭泣。

莊牧蓉作品《餘波 Aftermath》

即使驟變,也會在過長的時間軸下,被延展成緩慢而隱隱作痛的波長,緊貼著心跳。

「習慣」在心理學中是指學得的行為,當行為逐漸成為理所當然,不必經過大腦思考便能自然地表現出來;倘若有了改變,像是下意識地反意志行為,成了「不習慣」。改變造成混亂,長久混亂也會被習慣,取而代之的是新日常。

記憶成了曖昧不清的角色,又私密熟悉又遙遠陌生,然而時間卻自顧地運行著,處於變動與混亂之中,只剩下精神頑強抵抗與消化著那些遺忘的、銘記的、激烈的、平淡的;沒有什麼是正常的,就如同沒有什麼謂之不正常。

在那些無機中看到的是自己,以及被遺忘的所有其他自己,笑著哭了,哭著就笑了。

/點此看作品/

陳紀椿作品 《Dasein 在世》

從傅柯的「Biopower 生物權力」出發,反思社會制度、經濟政治等,在國家權力無限擴張下,藉醫療衛生對人對生命的層層管控。

封鎖、隔離、禁足被冠上法治之名,道德榮譽感蓋過了一切公共理性,在「法的安定性」與「正義」之間,思索Is everything that is legal is right?

為求安定要求齊一,消除了個體獨特性,操弄危機來剝奪思考的能力,徹底協調下的是被架空的烏托邦,一切如美麗的新世界,美得難而置信。

「自由是如此的珍貴,特別是能說出『二加二等於四』的自由」

莊牧蓉 Animus J.

地球人,一個以攝影為骨幹的視覺藝術家,創作時偏向使用人像、靜物等方法來呈現概念,最近著迷於製作實體藝術書,認為攝影是一種強大而共通的語言。

Website: http://AnimusJ.com/
Email: animusMJC@gmail.com

展覽經歷-
03/2022”二律背反”@新竹市文化聽,新竹,台灣
12/2018 "將來記智" @ 中興文創映像節, 宜蘭, 台灣
09/2017 "MA/MFA Show" @ Link Gallery, 曼徹斯特, 英國
09/2016 "Beyond the Camera“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@ 山西, 中國
06/2014 "FREEDOM" @ Nihon Art Market Gallery, 東京, 日本

出版-
攝影/藝術書《 #StillALife 》, 首版首刷於2020年12月
收錄 亞洲青年創作平台Apportfolio Asia 第3, 4 & 5輯
Art School Illustrated Issue 5 "RESET"

陳紀椿 Chen, Camellia Momo

2020年畢業於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。經年失落在繁華紅塵中,遊離於太虛幻景間,終簡居山海處,執迷於書畫笑囈,記瑣碎風月事。
Website: https://momoimages.com
email: momo@momoimages.com

展覽經歷-
01/2021 《影像狂熱》 國父紀念館暨新竹市文化局 台灣
10/2020 《月亮 三部曲 . 寫照》Posse Cafe 台北 台灣
03/2020 《歲月靜好》@雅典藝術書店 台北 台灣

Copyright © Animus J. All rights reserved.
Using Format